shanghai security defense & alarm association 愛建網">
8月31日,由上海市城市數字化轉型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指導,上海智慧城市發展研究院主辦的數智申活系列沙龍之“數字化緩解老舊小區停車難”主題沙龍活動在上海市浦東新區成功舉辦。本次沙龍活動邀請到了上海市交通委、上海市道路運輸管理局、上海市交通信息中心、中國浦東干部學院、各個街道代表以及企業代表。
分享案例經驗,尋找全新突破需求
街道面積小,人口密度高,小區老舊,規劃落后,但車位需求越來越高的矛盾是目前老舊小區發生停車難問題的根源所在。根據各個參會街道代表和企業介紹,近年來為了緩解這項民生老大難問題,主要開展了以下幾個方面的探索。
一方面是利用數字化手段拓展路面停車資源,如楊浦區控江路街道通過“城市智慧道路停車”小程序的試點應用和推廣,使轄區內的停車管理逐漸走向智能化、精細化;另一方面是對地底空間資源的挖掘,如虹口區涼城新村街道擬將空置民防工程為民所用,改造成為機動車庫,還有如上海停車公司介紹的新型地下立體停車庫技術;此外還有從管理制度方面進行發力尋求突破,如普陀區曹楊新村街道通過編制停車管理辦法指引,共同繪制了全域住宅小區停車管理的精細化治理藍圖。
在取得顯著成就的同時,不可否認的是,在老舊小區停車方面目前仍存在一些共通的難題,如停車資源短缺、缺乏具有完整系統的行政法規指導、現有解決方案建設成本及后續維護成本較高、公共綠化設施挪用作停車位矛盾難以調和等問題尚待解決。
汲取行業智慧,破解停車治理難題
在數字化緩解老舊小區停車難方面仍然任重而道遠。沙龍現場各小組圍繞盾構技術新增停車場庫、存量車位預約服務平臺、小區停車管理等方面進行了激烈探討,各抒己見。
一是要增加停車位供給。如利用盾構技術拓展停車資源,目前單純由老舊小區出資建造難度較大,可與小區周邊醫院、學校、商場等場景結合共同建造,后續采用潮汐停車方式緩解小區停車資源緊張。同時還可根據車輛大小分車級別停車,如在小區中劃分小型車位的方式增加車位供給。
二是要加強管理。在小區停車管理方面,可利用小區門口顯示屏或APP、小程序等方式公示小區實時停車位信息,同時將停車行為與APP或小程序綁定錄入車主信息,在停放的車輛發生違規或超時占用等行為時,小區物業可及時觸達。如多次違規,可考慮拉入停車黑名單。
三是加快車位預約服務平臺建設。目前雖已有相關單位在推進平臺建設,但還需發揮市區級政府的統籌協調功能,調動街道園區、商超、商務樓宇等積極參與,打破數據孤島,進行資源共享,助力平臺建設。
本次主題沙龍活動作為數智申活系列沙龍的首期活動,旨在分享以數字化手段緩解小區停車難問題成功案例,探討挖掘老舊小區停車場景建設需求,研究形成進一步解決老舊小區停車難問題的新發力點和突破口。后續數智申活系列沙龍活動將會繼續面向行業龍頭企業和相關創新創業企業,根據11個生活數字化轉型重點方向,聚焦當前場景建設中面臨的技術痛點、項目難點,以及行業發展趨勢等開展深入探討交流,促進企業與場景加強合作。
滬公網安備 31011202001934號